田园汇韵,绿兴振乡——西安工程大学学子深入西安周边乡村解码生态复合型田园综合体新引擎

作者: 时间:2025-07-14 点击数:

2025年7月11日,骄阳似火,热浪翻涌,鄠邑区蔡家坡村的阡陌田畴间跃动着几抹青春身影。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赴西安市周边乡村“田园汇韵,绿兴振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启程。实践团6名学子在罗萌,赵仁林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奔赴西安市4区县7个乡村,以专业视角探索生态复合型田园综合体的创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与青春智慧。

一、步履丈量乡野,解码综合发展密码

实践首日,团队头顶烈日深入鄠邑区蔡家坡村。成员们手持仪器穿梭于稻田与果园,利用无人机航拍记录田园综合体的空间布局,结合GPS定位标记生态农业示范区。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踏勘、地形测绘与植被采样,精准捕捉“农业+文旅+生态”融合的堵点,为构建多元发展积累一手数据。高温下,汗水浸透的队服紧贴后背,笔记本上却已密布着当地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各种数据。

二、智慧播撒田垄,共绘振兴新图景

“您觉得乡村旅游最需要什么?”在鄂邑区蔡家坡村的树荫下,队员向当地居民发放问卷,力求获得真实的景观满意度评价。团队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非常重视获取当地居民与游客这两个主要群体的满意度评价,因而在调研采样的同时同步开展“问卷访谈”方法,尽量采取亲切的方言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同时也没有忽略游客群体的评价与感受。

三、笔绘共治新卷,智启田园新章

在玉蝉街道曲抱村,专业优势成为破题利器。团队成员有序分工,根据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分别进行植物景观、文化景观以及乡村整体和局部的调研。植物景观调研小组负责植物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文化景观调研小组专注于文化景观的记录与整理;乡村整体和局部调研小组则负责无人机操作(植物分布、空间布局航拍)。团队分工协作,在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创新了调研方式,大大提升了效率。

青春誓言:让田畴沃野绽放“绿富同兴”之花

当夕阳为终南山麓的梯田镀上金边,本次调研告一段落,但探索的步伐不会停下。团队背包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样本、图纸与近百份问卷,更承载着沉甸甸的思考。“从课堂理论到田间实践,我们真正触摸到乡村振兴的脉搏。”实践团每位成员都跳出了书本的局限,看到了真实的乡村。实践团队以脚步丈量西安乡村热土,用专业解码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生态密码”,为探索“农业+科教+文旅”的西安范式贡献青春方案。

Copyright ©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