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古建智慧,赋能文化新生——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榫卯云构·数字唤活”实践团赴皖助力谱写古建新声
作者:祝格格 时间:2025-07-27 点击数:
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榫卯云构·数字唤活”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祝格格、李者、严天南在指导老师赵仁林的悉心指导下于2025年7月19日奔赴安徽宣城,开展了一场融合文化寻根、专业调研、公益服务与政校对话的深度实践之旅。团队以青年学子的专业视角与热忱,深入探索建筑遗产背后的文化密码,并尝试以数字技术激活传统魅力。

图1 团队及教育机构负责人合影
宣纸为媒,溯源建筑文化基因
实践首站抵达中国宣纸文化园。在“纸寿千年”的独特氛围中,队员们不仅惊叹于宣纸制作的精妙绝伦,更深刻领悟到宣纸作为建筑图样与历史文献重要载体的文化支撑作用。一张薄纸,承载着从设计蓝图到营造法则的厚重历史,成为理解中国古建筑中和谐共生哲学与工匠精神的独特窗口。实践团成员们深入博物馆并采访非遗大师,探寻文化结合数媒传播的关键点。

图2 团队在中国宣纸文化园与非遗传承者交流
查济探幽,数字技术丈量古建肌理
在历史悠久的查济古建筑群,实践团化身“古建记录者”。他们运用专业测绘知识、材料分析理论、数字媒体记录等,对明清古民居、祠堂、桥梁进行精细测绘及信息采集,同时拍摄相应的古建宣传视频,助力当地文旅发展。飞檐斗拱的精巧、马头墙的韵律、砖木结构的严谨,在数字技术“显微镜”及“扩音器”的帮助下得以留存与传播。此举旨在为查济古建文化传播增光添彩,为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图3 查济实地调研
童心筑梦,公益课堂播撒传承火种
实践团与宣城泾县本地“泾县伟诺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携手,为当地少年儿童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徽派建筑”公益启蒙课。队员们以查济古建为生动案例,通过趣味讲解、传统纹样手绘、古建简笔画,将深奥的建筑智慧转化为孩子们可触可感的游戏。课堂气氛热烈,稚嫩的双手在搭建中感受着祖先的匠心,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于心田。

图4 徽派建筑公益课
政校聚力,实践成果汇智未来发展
带着实地调研的丰厚收获与思考,实践团前往宣城市泾县文化和旅游局进行专题汇报。他们详细展示了在宣纸文化园的文化洞察、查济古建群的数字化测绘初步成果及公益课程的社会反响。文旅局领导高度评价了团队将专业知识与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模式,并围绕“如何深化古建数字化保护”“促进研学旅行与古建活化”“加强校地长效合作机制”等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为实践成果的深化应用指明了方向。

图5 泾县文化和旅游局留影
“榫卯云构·数字唤活”实践团此行,不仅是一次专业认知的淬炼,更是一场连接古今、赋能未来的文化接力。他们以脚步丈量文化厚度,以技术解析建筑智慧,以公益点燃传承薪火,充分彰显了新时代规划学子守护民族根脉、创新文化表达的责任与担当。西安工程大学学子将继续循着这条融合传统精粹与数字创新的路径,为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永续传承与焕活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祝格格 审核:鱼园)